栏目导航
推荐新闻
中国共产党营山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 廉政文化 >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发表时间:2015-04-23 作者:管理员 来源:江苏省纪检监察网 点击:
【原典】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朱子治家格言》
【注释】
伦常乖舛意即违背、偏离了伦常;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意即人的德行要同他所在的地位(社会、团体、家庭等等)相配,否则就会遭祸。
【解读】
中华传统文化,首重德行的修养。道是自然规律,德是按自然规律做事,意即只有按五常八德(“仁、义、礼、智、信”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做事,才是有德行的人,否则就会招至灾祸。
新时代,重温《朱子治家格言》,作为共产党人和无神论者,绝不是强调因果报应等迷信思想,而是要求为官者在内心厘清五伦的界限,守住道德的底线,绝不触碰法律的高压线。
为官一任,手握人民群众赋予的神圣权力,更得洁身自好,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否则,偏离伦常,就会遭受舆论的谴责和道德的审判,面临身败名裂的困境;而德不配位,位越高,权越大,所犯的错误产生的危害必然就越大,一旦触碰到了法律的高压线,必将身陷囹圄乃至遭受法律最严肃的惩罚。
上一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下一篇:廉政小小说:山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