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县城爆出一桩杀人碎尸案后,犹如平地炸响了一个惊雷!究竟是情杀?仇杀?还是疑案背后另有隐情?人们议论纷纷,猜测难定。突然,从江边传来消息,有人发现一只——
神秘拖箱
清澈明净的嘉陵江,日夜奔腾不息,流经临江县城时,突然拐了个弯儿,形成一个偌大的扇形,继而向东奔涌而去。在扇形江面靠近县城一侧,因岸边山岩向内凹进,形成一个自然的回水湾,成为人们垂钓赏景的好地方。
清明节这天,县城退休老人张大发吃过早饭,和往常一样,手提钓竿袋,背着竹笆篓和小板凳,兴致勃勃朝江边走去。他沿着江边公路,来到回水湾的一块沙滩边,放下竹笆篓,安好小板凳,然后从钓竿袋里取出收缩钓竿、鱼食和诱饵,准备喂食上诱,放竿钓鱼。
张大发抬眼瞟了一下江面,突然发现在沙滩边的水草丛中,有个东西随着水波时沉时浮,觉得十分好奇,就慢慢走上前去仔细观察,结果发现是一只拉杆拖箱。张大发经常来这里钓鱼,看见过上游不少漂浮物漂到这里就不走了,有竹子,有木料,有衣服,有垃圾袋,还有死猪死狗,看到拉杆拖箱还是头一次。这个拉杆拖箱从何而来?箱子里究竟装的啥子?张大发望着拉杆拖箱,一个个问号从脑子里冒了出来。他抬头看了看四周,没有行人,也没有船过,心想先把拉杆拖箱捞上来,看看里面装的啥子再说下文。他挽起衣袖,弓身弯腰,双手抓住拖杆,用尽全身力气,终于把箱子拖上了沙滩。定眼一看,这是一口长方形的黑色拖箱,拖箱上还捆着一根尼龙绳子,箱面上留有擦划痕迹,显然是捆绑什么重物造成的。
张大发看到拖箱,心里不免生出窃喜,要是拖箱里装的啥子贵重物品,就算捡个落地桃子了。难怪昨晚睡觉梦到火光,今天真有什么喜事临头?他围着拖箱看了又看,左右转了几圈,然后取出自带的小刀,靠近拖箱,轻轻划开拉链,打开一道口子,突然一阵恶臭扑鼻而来。他忙用左手掩住鼻孔,右手持刀撬开拖箱,不看不打紧,一看三魂吓脱了二魂。拖箱里不是啥子贵重物品,而是装的人尸碎块!
张大发扔掉小刀,丢下钓具,拔腿跑到岸边公路上,掏出手机报了警。
一辆警车闪着红灯,“呜呜呜”地叫着,直朝事发地点奔去。
警车刚刚停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王雪明就率先跳了下来,随行的助手小马和法医小丁也赓即跳下了车。
张大发见警察来了,几步迎上前去,主动带领他们来到事发现场。
王雪明从询问中得知,张大发原来是县麻纺厂的一名工人,几年前退休在家,喜欢到江边钓鱼。张大发平时胆小怕事,从没与人争过长短,看见死人害怕得几天几夜睡不好觉,没想到今天会遇到这么一件倒霉事情。
张大发简要陈述了事发经过,心里仍然感到害怕,王雪明留下联系地址后,同意他离开现场。
王雪明戴上手套,弯下腰去,顺着刚才张大发撬开的口子,慢慢打开拖箱,暴露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惨不忍睹的场面:一具女尸碎块,胡乱装在箱子里,尸块经河水浸泡,全部膨胀变形,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经过简单复原,女性身高一米七左右,头发被剪,面部毁容,看不出真实相貌。法医小丁初步判断,死者大约二十五六岁,死亡时间已经十天以上。助手小马举起相机,“咔嚓、咔嚓“按动快门,拍下了沙滩人形的照片。
几只乌鸦从头顶飞过,发出“呱呱”的凄凉叫声。
看着眼前这个被害女子的凄惨场面,王雪明心里十分难过,凭着自己多年的刑侦经验判断,这不是一般的杀人碎尸案,后面必然隐藏着十分复杂的黑幕。
王雪明叫小马和小丁收起碎尸,抬上警车后备箱,三人匆匆跨步上车,火速朝县公安局驶去。
死者何人?为啥遭此厄运?他们只好以尸为凭,开始——
顺藤摸瓜
王雪明手握方向盘,脑子里全是装的破案的事情。他身材高大,四十出头,两只眼睛雪亮透明,时刻闪射出威严和锐利的目光。十多年前,他揣着公安大学的毕业证书,回到家乡临江县,参加招收警察的考试,笔试面试双双过关,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早在少年时代,王雪明就爱听侦破故事,爱看侦破小说,对外国的福尔摩斯、中国的狄仁杰等破案专家赞叹不已,崇拜得五体投地。到了假期玩耍,他自制一只木手枪,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戏,装扮公安警察抓捕坏人,显得聪明和机敏过人。今天,他终于梦想成真,考进公安队伍,当上刑侦警察,踏上了惊心动魄的刑侦之旅。
县公安局办公大楼坐落在文体广场附近,大楼正门上方镶嵌的国徽鲜明醒目。人们望着庄严的国徽,心里自然产生了一种安全之感。
接到王雪明的电话后,副县长兼公安局长邓光辉早已来到会议室里,其他刑侦警察也快步赶来参加会议。
王雪明带领小马、小丁,三步并作两步走,气喘吁吁来到会议室。邓光辉同他们打过招呼后,当即宣布开会,研究侦破工作。
按照邓光辉的要求,王雪明首先汇报了事发现场的情况。他喝了口茶,着重谈了三点意见:一是被害人是年轻女性,不排除与男性有某种关联;二是装尸拖箱上捆着一根尼龙绳子,箱面上留有擦划痕迹,显然与捆绑某种重物有关;三是凶手杀人碎尸,剪掉死者头发,毁坏死者面容,故意造成辨认困难,以掩盖不可告人的秘密。综合以上几点,可以初步判断,凶手作案手段残忍,杀人目的险恶,不像一般凶杀案件,背后一定隐藏着天大的阴谋。当务之急,最要紧的是尽快查清尸源,然后顺藤摸瓜,将凶手缉拿归案。
邓光辉边听边点头赞许,对这位得力干将十分赏识。前几年,临江县先后发生过几起命案,都是王雪明主动请缨,日夜奋战,冒险辑凶,最终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县上专门召开表彰大会,邓光辉代表县政府,亲手把“破案能手”的荣誉证书颁给王雪明,临江县电视台为他作了专题报道,《临江时报》在头版位置刊发了他的长篇通讯。
听完王雪明的发言,邓光辉称赞他深入现场及时,分析案情透辟,侦破思路清晰,当即拍板决定:县公安局成立专案组,由他亲自挂帅,王雪明具体负责,兵分两路,开展排查,寻找失踪人员,发现案件线索,尽快缉拿凶手,力争早日破案。
邓光辉的讲话铿锵有力,工作要求明确具体。王雪明句句记在心里,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
王雪明一散会,马上回到刑侦大队,立即组织刑侦人员,分成两支队伍,进行全面排查。他带领几名刑警,深入县城十个社区,逐街逐段排查,挨家挨户询问,渴了喝口矿泉水,饿了吃盒方便面,从早忙到晚,深夜才回家。通过连续几天几夜的排查,县城十个社区没有发现失踪人员,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县城六所中小学校,也没有发现失踪人员。另一支刑侦人员,跑遍全县的五十六个乡镇,同样没有发现失踪人员。
没有发现失踪人员,女尸无人认领,线索无从查找,案件侦破一度陷入了困境。
面对困难,王雪明没有服输。他打开思绪的屏幕,把案发以来的各种场景进行回放,系统梳理,查找症结所在,寻求破解之法。蓦地,他脑海里跳出了一个新的想法,改变排查方式,扩大排查范围,就是大海捞针,也要把这颗针捞起来!
王雪明的想法,得到了邓光辉的大力支持。他们以临江县公安局的名义,在《临江时报》刊登认领启事,寻找失踪人员。与此同时,在临江电视台滚动播报认领启事,悬赏提供破案线索。几天下来,刑侦大队接到几个电话,经过初步核实,都与案件无关。
时间一天天过去,案件侦破毫无进展。
王雪明食不甘味,夜不成眠,成天想到破案的事,眉头上都急出了一个“川”字。突然,王雪明得到一个陌生电话,案件线索终于——
浮出水面
王雪明接到的电话,是临江县石山村村民王淑芳打来的。王淑芳说几天以前,她媳妇同公公吵了架,离家出走了,现在还不知去向。看到报上刊登的认领启事后,她担心媳妇出事了,想到公安局来辨认一下。王雪明当即表示同意,立刻派小马开车去接她。
小马接来王淑芳,陪她来到刑侦大队办公室。王雪明给她倒了一杯开水,叫她莫着急,慢慢说。据王淑芳叙述,她媳妇名叫刘琼英,今年32岁,苹果脸蛋,体型肥胖,身高一米六左右,上周为小孩的事,同公公发生了矛盾,竟丢下孩子,悄悄离开了家。打手机关机,娘家也说没见到人,至今没有落屋,小孩天天哭着要妈妈,一家人急得团团转。要是媳妇一时糊涂寻了短见,她无法向在外务工的儿子交待呀!
王雪明听完述说,起身打开文件柜,取出被害女性沙滩复原的照片,放到王淑芳面前,让她辨认。王淑芳看着照片,突然荷包里的手机响了。她忙打开手机,电话是在广东务工的儿子打来的,他说刘琼英跑到他那里去了,叫她把他们的小孩带好。
王淑芳接完电话,转忧为喜,告别王雪明和小马,到县城的一个亲戚家里去了。
王雪明看到的一线希望瞬间破灭了,心里仿佛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他和小马简短商量后,打算再到事发地点看看,从现场查找案件的蛛丝马迹。
王雪明正要动身,却有人主动找上门来。来者五十多岁,身材瘦高,自称是相邻的蓬山县翠屏镇人,名叫李平安。他说看到临江县电视台播出的认领启事后,一下子想到了失去联系的女儿。他女儿名叫李雪,前年大学毕业,先后到几个企业应聘,都不顺利。去年春天经一个同学介绍,来到临江县宏达家具城上班,月薪三千元,外加销售提成,感到十分满意。女儿对父母感情深厚,每月都要给他们拿钱,每天都要打电话问候他们。可是不知发生了什么意外,他女儿有十多天没给家里打电话了。他上周跑到宏达家具城去问,老板告诉他李雪春节后不久就辞职了。跑到李雪原来的出租屋打听,房东说她几个月前就搬走了。他想去找她的同学,又不知道她同学的姓名,也没有她同学的电话号码。几次都想去报案,又怕对女儿影响不好。他和老伴就在家里干等,人都快要急疯了。
王雪明听到这里,心里已有几分把握。他叫李平安千万不要着急,他拿张照片给他看看。
李平安手捧被害女性的照片,睁大眼睛仔细辨认。虽然女尸头发被剪,面部毁容,肢体变形,模糊不清,但血缘不可改变,亲情不可分割,感觉不可否认,灵魂不可毁亡。当他双手一接触这张照片时,心里猛地像被电击了似的,感到照片很沉,感到照片很重,感到照片在抖,感到照片在动,仿佛听到了心跳,听到了呼吸,听到了喊叫,听到了哭泣。他不需过多的辨认,也不需过细的辨认,凭着自己的心灵感应,凭着自己对女儿的知晓,当场作出初步判定:照片上的被害女子,就是他的女儿李雪!
王雪明收起照片,安慰着失声痛哭的李平安,劝他不要难过,不要悲伤,马上带他到医院去,进行有关技术鉴定后再作定论。
通过DNA比对,鉴定结果表明,李平安与被害人李雪有血缘关系。
终于查清尸源,找到被害人家属,案件线索浮出水面,侦破工作峰回路转。
在同李平安的交谈中,王雪明还得到一条重要线索。据李平安说,女儿失去联系后,他打过女儿的手机,接听的是个男人,态度冷淡生硬,刚说两句话就挂断了。后来又打通几次,对方根本不理不睬。最后再打,手机就处于关机状态了。
李雪不幸遇害,她的手机怎么在一个男人手里?这个男人是谁?他现在呆在哪里?
王雪明经过冷静分析,作出周密部署,准备——
撒网捕鱼
王雪明胸有成竹,悄悄撒开一张“大网”,决意捕捉犯案之“鱼”,为被害者和她的亲人讨回公道。
根据李平安提供的电话号码,王雪明带领助手小马,来到临江县移动公司,查询了该号码近半个月来的通话记录,然后利用手机定位技术,快速锁定了机主的地理位置——天地歌城,
天地歌城坐落在临江县汽车站对面,是一个设有舞厅、茶房、KTV包厢的综合性娱乐场所。这里人来客往,来往人员复杂,打架斗殴时有发生,前两年还出过几起治安案件。
王雪明和小马一前一后,来到了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名叫王丽,三十来岁,身材高挑,待人热情。她听王雪明说明来意后,马上笑着说:“王队长,你我算是家门,从年龄上看,我应该叫你哥,当妹子的理应支持你的工作。你们先坐,喝杯开水,我马上去找吧台服务员帮你们查查电话号码。”
“好,谢谢!”王雪明嘴里应着,感到高兴,随手端起茶几上的一次性纸杯,轻轻喝了一口绿茶。小马望着纸杯里袅袅飘散的热气,仿佛在思考什么。
几分钟后,王雪明看见王丽带着一个中年男子回来,人没进门倒是声音先进了屋:“王哥,我帮你查到了,他叫黄清德,是我们的保安,他说前几天用过这个电话号码,具体情况只有他本人才说得清楚。”
“好呵,妹子,真是谢谢你了,因为案子需要,黄清德要跟我们走一趟。”
王丽毫不犹豫,爽快回道:“不用谢,叫他去就是了。”
黄清德看看王丽,又看看两个警察,听说还要带他到公安局去,顿时显得有些紧张,连忙问:“你们找我做啥子?”
“你去就知道了。”王雪明话音刚落,已架起黄清德的一只胳膊,小马立即架起他的另一只胳膊,三个人肩并肩下楼去了。
警车犹如离弦之箭,转眼工夫就到了临江县公安局大院。
经过询问,黄清德道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那是三月二十三日,他老婆的生日。黄清德春节说过,等他老婆今年过生时,给她买个手机。老婆生日真的到来时,他却打麻将把钱输了,荷包里只剩三百多元钱,买新手机不可能了,就跑到二手市场,花三百元钱买了个便宜货。他拿到手机,仔细一看,原来是个苹果手机,玫瑰色的女式外壳,摸起挺舒服,颜色也好看。他试着用这个手机拨号,一拨就通了。通过查询,手机里还有三百多元预存话费。他当时高兴惨了,等于白捡个手机用,还赚了几十元钱。马上打电话回家,告诉老婆说,他花了三千元,给她买了个苹果手机。没过几天,有人打通这个手机,问这问那,他很不耐烦,没有回答,后来干脆不理,把手机关了。
王雪明听完黄清德的口述,将信将疑,叫上助手小马,同黄清德一道,来到手机市场,找到门店老板,经过当场核实,证明这个手机是在他那里买的。
到手的线索断了,王雪明仍不灰心,他追问门店老板,这个手机是哪里来的?
门店老板通过回忆,大体记得那是十多天前的一个上午,他刚开门不一会儿,就看见一个长满络腮胡子的中年男子,手里拿着一个女式手机,跑到柜台前说,他急着用钱,想把手机卖了,要五百元钱。老板只同意给两百元,这个男子也同意了。男子离开不久,另一个男子就进了门店,看上了这个手机,花三百元买走了。他买卖这个手机,只赚了一百元钱,没想到这个手机来历不清,竟惹出这么多的麻烦来。
黄清德被排除作案嫌疑,但这个手机与被害人李雪密切相关,必须留在刑侦大队,作为侦破案件的证据使用。
王雪明同意黄清德回去上班,他打算从这个手机开始,继续查找线索,尽快弄清真相。
王雪明的想法,与助手小马不谋而合,两人再次来到临江县移动公司,调取了被害人李雪近两个月的通话记录。
两个月来,李雪总共打接电话264次,其中打电话220次,接电话44次。通过分析整理,打出电话涉及12人,有领导,有老板,有同学,有朋友,有父母,有亲戚。除先后与父母通话64次外,其余人员通话均在十次以上。在接收电话中,除了父母先后打来八次电话外,其余均为接收李雪电话的人打来的,人均打来电话三次以上,全部使用的移动通讯号码,说明李雪的交际圈子比较固定,打接电话的人员平常应该彼此熟悉。但是唯有一个人比较特殊,在三月二十二日晚上九时,使用电信通讯号码,给李雪打了一次电话,然后就神秘地消失了,通讯记录上除了通话时间,再也查不到其他任何信息。
电信通讯,陌生号码!
王雪明顿觉眼前一亮,决定就从这个陌生电话号码入手,层层剥开画皮,步步逼近真凶,然而,他们却遇到了——
狡兔三窟上一篇:母亲节的礼物(短篇小说) 下一篇:演草本(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