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个人的运气要是来了,杠子都挡不住。”
这是一句四川俗语,最先也不知道是谁说的。意思是,一个人要行好运的时候,你想不行好运都不行,都特别困难。
四川还有一句与之相反的俗语:祸不单行,福不双降。意思不说,大家也明白。
就大多数人而言,更多的是体会到后一句俗语给自己带来的种种灾难,而很难体会到“杠子都挡不住”的幸福好运。
然而,天上哪怕是只掉下一个馅饼,也会不偏不依的砸在一个人的头上。
这个被馅饼砸着的人就是杨山。
二
杨山正往家里赶去,心情愉快而凝重。
这是一个傍晚,一个冬日难得的暖阳。晚霞透过山顶的树木照下来,洒在乡村公路上,大地一片金黄。杨山就走在这金黄色的乡村公路上。这时,公路上已有了一些陆续归家的村人。他们或牵着牛,或背着背兜,背兜里装着边放牛边割的猪草、牛草。或扛着锄头,或挑着粪桶。
“多好的一幅田园风光啊!”杨山在心里感叹。感叹归感叹,杨山想得更多的却是农民的艰苦和生活的艰辛。
农民的生活不堪回首。
自己很快就要告别这些天天打交道的黄土了,还不值得高兴么?杨山不由自主他哼起了一首很多年前较流行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写得太好了,以前镇广播站天天在傍晚放,杨山也跟着学,词记不全,旋律却完全记住了。杨山老是想,这首歌也是一个农民写的吗?
走近村子,都是自己的熟人了。
“杨书记,回来了?”有人打招呼。
“回来了!”杨山答。他抑制住自己的喜悦,他要把这种喜悦放在全村人都知道后再与大家分享。
“要过年了,镇上又有什么新政策?”有人再问。
“也没什么新政策,今天主要是开干部会。”杨山沉稳地说。
杨山便停住脚,站在了黄桷树下,索性和村人摆摆龙门阵。这里是村里最集中的地方,村委会就在二十来步远的地方,一幢二层小楼。
黄桷树是一棵古树,前次县上来了几位专家说,黄桷树的树龄起码在200年以上。黄桷树已经很古老了,主树杆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凹壕,常有小孩爬进去躺着睡觉。站在树下,是看不见人的。树虽古老,然而,年年枝繁叶茂。在黄桷树的分枝杈上,吊着一个半截铁铧,这半截铁铧已经在黄桷树上吊了二十多年了。
以前,只要一听到铁铧被敲得叮铛响,大家都知道该出工了。除了出工,收工外,铁铧很少响起。当时,杨山是十一、二岁的娃儿,常踏着叮铛的响声背着书包到镇上去上学。高中毕业后又踏着叮铛的响声去出工。
再后来,包产到户,杨山也当了村支书。铁铧就失去了它的功能。偶尔响起,必定是谁家生老病死,或村里有什么大事需要大家拿主意了。包产到户远比集体时轻松,不论何时响起,总有一个一个的村人往黄桷树下赶。
除了铁铧外,黄桷树上还有一只嗽叭。这是镇里统一安装的。早晚各响一次,不是通知,就是音乐,再不就是放放歌曲,间或夹些本镇新闻,农产品的供求信息。
都闲着无事,往黄桷树下聚集。
几个壮男力很自然的又议起了村里的大事。“杨书记,开年之后,要尽快的组织大家把黄土坡的水库修补修补,不然,那一方的果树可就遭罪了。”“杨书记,春节之后,还可以组织一批人进城打工”。……
杨山当村支书后,一门心思的抓工作。
当时,为修黄土坡那个水库,他动员村里人投工投劳。但村民都不响应,在那荒坡上修水库干啥?吃饱了撑的!
后来,还是杨山说服了老婆,把自己的一万余元积蓄拿了出来,再动员亲戚投工。老婆埋怨他:“那是咱们修新房的钱啊!”杨山说:“大家选我当村支书,我若不为大家着想,带领村民奔小康还算啥干部?”
老婆沉默了,很久才嘣出一句:“就你逞能,看你咋收场!”
杨山仍然一心一意的修水库,很多犹豫的村民看着杨山辛苦的奔波,也自愿加入投工投劳队伍。
水库很快就修好了。
杨山再带领几个村民外出采购回各种果苗。
不出几年,黄土坡成了花果山,每年光水果收入就上20万元,20万元哩,天!以前村民谁敢这么想。
杨山在村里威信一下就无与伦比了,一呼百应,都说:“杨书记一门心思带领大家奔小康,谁敢跟杨书记过不去,我们就打断他的狗腿?”
杨山任村支书十年,把原来欠债几万的一个村子,带成了一个有固定资产30万元,每家光水果收入就达5千元的富裕村。
三
这时广播响了。
开场曲就是久违了的《在希望的田野上》。
“响水镇人民广播站,现在播报新闻,现在播报新闻,经过前天的选举,每个代表都投下了自己庄严的一票,在县有关领导的监督下,选举结果已经揭晓,现在,我宣读一下县委命令,即本镇最新的镇领导班子组成人员。书记王哲光、人大主席汪江明,镇长杨怀才,……副镇长杨山……”。
刚念结果时,大家还吵吵嚷嚷的发牢骚;“你看书记还是王哲光!”
当念出“副镇长杨山”时,大家楞住了。
顿时寂静无声。
“你当副镇长了?”一个村民嚅嚅地问。
“你也到镇上去工作,以后不管我们了?”王大莽焦急的问。
王大莽是一个光棍,37岁了,才在杨山的帮助下脱了贫,并娶了一个小寡妇,日子正美着哩,他把杨山当恩人,当再生父母看待,对杨山的每一句话都言听计从,他正准备跟着杨生好好的干,争取奔小康,奔小康不是说奔就奔的,又不是光脚杆赶路那样简单。
杨山听了乡亲们质问,心里酸酸的,肚里涩涩的,说实话,他确实很想与乡亲们好好的干,争取把村子变成小康村,目前基础已经打好,不出五年,是完全有机会的。从一个农民到支书,再当上国家干部,副镇长,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好运的,这需要实干,更需要代表支持,还要有上级赏识。杨山出了和别人比流汗,比吃苦,比奉献以外,并不像官场上其他人一样有盘根错节的关系。“怎么这个馅饼就砸在了自己头上哩?”他也不明白。
“这是组织的安排和代表的支持,我事先也不知道。”杨山说,象是自已做错了事对不起别人一样,颇显内疚地解释,“我也很想带领大家致富,可是……。”
一片沉默。
王大莽终于泪流满面;“杨书记,你是好人,好人有好报,你该当官,该当大官,让更多的穷人过上好日子。”
杨山的眼里也不知不觉地噙满了泪。
“杨山书记当副镇长了!”村民奔走相告。
杨山家的主坟终于冒青烟了!
杨山远望西山,山上埋着他的父母。西山无语,只有一缕缕烟雾飘来飘去。
四
到镇上报到后,县上领导找新班子集体谈了一次话。
镇上分工杨山主抓全镇的计划生育。
杨山说:“我抓农业、企业、鱼业都有经验,是不是……”
话没落音,书记王哲光就说了:“计划生育是我们全镇的弱项,年年受批评,老是这样可不行。从中央到地方都说,计划生育是天下第一难事,可见工作的重要性。组织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就是认为你有这个能力。”
果然,后来县上领导集体谈话时也谈到了这一点:“响水镇的其他工作,我们县委县政府都比较满意,经济建设也有了长足进展,镇里的工作也是思路清晰的,措施也是切实可行的。但是……”,领导一个转折,一班人就知道该挨训了,领导继续说,“你们的计划生育老是抓不好,老是拖全县的后腿。同志们啊,计划生育工作可是一票否决呀!要用脑子干工作,知不知道?”
领导一发火,都低头认真作记录的样子。
领导火发够了,就喝茶水。喝了茶水,就吸烟。
一班人大气都不敢出。
领导望望大家,最后锁定在王哲光书记脸上,态度也和缓了一些,看着王哲光的脸问:“你们新班子分工谁抓计划生育?”
王哲光站了起来:“我们准备让杨山副镇长抓,他抓工作有一套!“
领导笑咪咪地看着杨山。
杨山站了起来,一时不知如何发言。顿了顿,望望大家。都低着头。领导仍笑咪咪地盯着杨山。
杨山就说:“目前,我对全镇计划生育情况虽然还不熟悉,但是我想,只要一切按章办事,依法办事,把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好,特别是把县里计划生育有关政策贯彻好,我想计划生育是能够搞上去的!”
领导笑了。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有的调整坐姿,有的喝茶,有的开始吸烟。
气氛一下缓和了。领导又说:“每项工作都如此,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杨山同志的思路虽无新意,但是很能奏效,希望杨山同志按自己的思路把计划生育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一班人边点头边记录。王哲光书记还用赞许的眼神看了杨山一眼。
领导要回县上了。与大家一一握手告别。他与杨山握了很久,语重心长地说:“杨副镇长,响水镇的计划生育就全看你的了,责任重大啊!”
杨山庄重地点点头。
晚上,镇里的干部都到镇上最好的“飘香阁”大酒家喝了一台。
王哲生书记首先端起酒杯:“首先欢迎新班子成员杨山、罗大江……,来,大家干一杯!”
都喝了!
酒一喝开,大家就随意多了。都和杨山喝,说是庆贺。说着说着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