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壶关县纪委、监察局积极破解基层查办案件难题,通过推行“三五”工作法,有效提升了全县查办案件的质量和水平。
“五项措施”拓案源。一是拓宽渠道。通过开通县纪委书记网上信箱、公开信访举报电话等形式,广泛收集案件线索。二是主动出击。通过对强农惠农资金、民政救济资金、扶贫资金等进行专项检查,发现案源。三是细查深挖。组织办案人员对已经结案或在查案件进行“会商”,寻找新的线索。四是加强沟通。与检察、法院、公安、审计等部门建立案件信息沟通联系制度,不定期召开案件协调会,搜集案件线索。五是实行奖励制度。县纪委、监察局对举报属实且问题重大的署名举报,给予物质上的奖励。2012年,山西省壶关县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103件,查结103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31人。
“五大机制”提效率。一是推行全员办案工作机制。在县纪委、监察局10个科室实行“人人都查案”的工作机制,从根本上避免了有案查不了和依靠少数人员办案的弊端。二是完善办案考核机制。把查办案件工作纳入全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范围,明确了12个乡镇与经济类部门单位的责任和要求,并对承办案件和自办案件的质量和数量提出目标要求。三是健全办案协作机制。在查办大案要案时,抽调县纪委、监察局人员和乡镇纪委书记以及派驻纪检组长参与办案。同时,协调检察、法院、公安、审计等有关执法执纪单位的骨干参与办案,形成办案合力。四是深化办案指导机制。县纪委、监察局案件检查室和案件审理室对案件进行跟踪指导,及时纠正在案件查办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及时解决在案件查办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五是建立办案激励机制。采取“一案一奖励”工作法,对于成功查办重大案件的办案组及办案人员给予嘉奖,年终考核时也把查办案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奖优罚劣、业绩评定的重要依据。
“五轮驱动”提能力。一是“沉下去”指导办案。县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成员每周深入基层一次,帮助指导查办案件、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二是“挂上来”协助办案。基层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分批次轮流到县纪委、监察局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等科室挂职锻炼,协助查办案件。三是组织每季度“办案培训班”。通过邀请上级纪委领导和有关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以及委局机关室主任以上领导干部轮流讲课等形式,加强对办案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查案技巧培训。四是发挥“传帮带”作用。在查办案件时,发挥办案骨干“传帮带”作用,让新任纪检监察干部参与到案件调查、案情分析、外出取证等具体过程中,提升办案能力。五是“公开评”办案质量。审理人员与被调查人员以及群众代表当面进行答辩,认真听取被调查人员的申辩,对事实不清的问题重新调查,对定性不准的问题及时更正。(山西省壶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