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公安局坚持从抓学习、考核、养成、落实、责任五个方面入手,深入推进“庸懒散浮拖”问题专项整治,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一、治庸从学习抓起。一是党委中心组带头学。党委中心组坚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的理念,采用自学与辅导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中研讨相结合、座谈讨论与撰写心得体会相结合等方法,继续坚持每月进行一次集中学习。通过不断学习提升领导班子能力、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以领导班子带动全体党员勤学深思、开拓创新。二是基层所队集中学。各中层单位利用每周例会、所队“夜校”、支部“三会一课”等形式开展“六个专题”集中学习,坚持每次学习时间不少于2小时。各警种牵头抓好专业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强化党性修养、作风养成、学习能力和干事能力。三是民警个人主动学。要求民警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抓好自学,真正使学习锻炼成为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高业务技能和自身素质的有效手段。
二、治懒从考核抓起。治懒,就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推动责任落实。一是抓考勤。从加强队伍日常管理入手,针对部分民警、职工、文职人员上班松懈、懒散,有迟到、早退等现象,在落实指纹签到的基础上,推行人脸识别考勤系统,进一步健全上下班签到考勤制度,有效杜绝上班作风稀、拉、松现象。二是治理“吃空饷”。深化“吃空饷”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对长期病假未执行病假工资、在岗不在位“吃空饷”的民警职工进行严格排查,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扎实开展专项整治,确保清理工作不走过场。三是强化考核运用。狠抓绩效考评,建立长效绩效考评机制,将考核结果的运用作为衡量民警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把考核的结果与民警的经济利益、政治荣誉、晋升晋级和岗位调整等制度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真正成为衡量民警价值的重要杠杆。
三、治散从养成抓起。一是狠抓养成教育。组织各单位集中学习“三项纪律”、内务条令、纪律条令等警纪警规,逗硬落实营山县局《内部管理督察考核细则》和《民警日常行为规范》,切实加强民警日常养成,强化纪律和规范的约束,加强民警教育管理,切实做到用严格的制度管人管事。二是狠抓专项督察。各所队将民警日常养成纳入本单位进行考核,所队领导带头做好表率,适时提醒民警注重日常行为养成,并经常性地开展督导检查;县局专门成立三个专项督导组,定期或不定期地采取明查暗访、突击检查、夜查等形式深入各单位进行督察,对基层所队“走读”、执法执勤、民警在岗、接处警等情况进行全方位检查。三是狠抓养成整治。对队伍作风上“软懒散”、教育管理上“稀拉松”、服务群众上“冷硬横”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四、治浮从落实抓起。一是立足岗位抓落实。引导全局民警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把干事创业作为一种使命、一种追求、一种责任,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为推动营山公安事业发展尽心尽力作贡献。二是立足警种抓落实。要求各警种充分发挥牵头组织作用,统筹、协调相关警种积极协作配合,提高协作力和执行力,全力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三是立足中心工作抓落实。全局要紧盯目标任务,立足以深化“平安四川”、“冬季破案会战”、“飓风、秋剑”、一标三实等专项工作,全警发力,聚力攻坚,确保全年工作任务取得更大成效。
五、治拖从责任抓起。一是强化责任意识。坚持领导带动和日常教育管理相结合,着力增强民警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甘于吃苦、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依托“万警进万家”,“走基层、惠民生”、“联村帮扶”等亲民助民活动,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工作,增强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认可。二是明确工作责任。推行首问负责制、按时办结制、层级管理制等责任体系,逐级明确工作责任,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专项整治取得实效。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对群众所提要求事项不理睬、不解决,拖着不办的,一经查实,严格追究所涉民警责任,对执行力不坚决,工作拖沓影响全局工作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公安局纪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