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大庙乡采取“五项”措施提升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引导群众进行客观、理性评价。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进行宣传讲解,分管领导积极协助抓好具体工作,并成立专门机构、落实专职人员,确保党风廉政建设社会工作在本地、本单位的有效深入推进。在场镇、各村主要路口、村委会、村级活动室等开展宣传动员,营造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氛围,使评价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明确责任,细化分工
该乡对调查对象按照村(居)、企业、机关和“两代表一委员”分村分线分类,分别落实责任领导,明确责任单位、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和工作时限。全面落实乡领导包村(居、机关单位、企业)、乡干部包组、村干部包户的三包工作机制,工作任务细化到人。
三、广泛宣传,提升氛围
充分利用广播、网络、标语、宣传栏等方式,大力宣传我县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效。各村各单位利用标语、村广播、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大会,让广大群众及时知晓、积极支持、主动参与、充分监督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使社会评价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知晓度、信心度和满意度。同时,广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知识宣讲工作,引导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客观、理性评价,引导调查对象接到电话询问时,能积极支持配合,做到有礼有节、语言文明、态度热情、耐心回答每一个问题,展示大庙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素质,为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四、严肃纪律,纯正作风
乡村领导干部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主动担当责任,自觉遵守廉政准则,在严格规范自身的同时要注重抓班子、带队伍、作表率,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要正确对待和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期待和信任。利用惠民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清理契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把群众反映强烈的在落实农村低保、五保方面优亲厚友的关系保、人情保等问题彻底整改到位,落实森态林补贴优亲厚友问题认真加以整改;确保惠民政策落实不打折扣,不缩水走样,同时加大对乡村干部的管理力度,进一步优化干部素质,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干部为民服务意识,促使全体乡村干部以实际行动来赢得广大群众的好评,实实在在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五、强化督查,严格问责
乡党委成立以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乡长、人大主席、乡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下设三个督查组,按照调查对象分类对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列入年度考核。对民意调查中存在问题的,将约谈相关责任人及其主要负责人,问题严重的,将对单位、该村(社区)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大庙乡纪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