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范畴。紧扣水务工作特点,紧贴水务职工实际,紧连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向机关工作人员存在的“工作推动不力,不接受任务分工,经多次催促后仍不执行或完不成的”“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在规定时间内不予答复、推拖躲绕的”“故意刁难管理服务对象、监督管理服务不到位的”“粗暴执法、违规执法、执法犯法” “不遵守上下班制度,上班时间玩电脑游戏、炒股票、看电影以及从事其他与工作无关活动的”等11个方面突出问题纳入专项治理范畴,切实解决“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等突出问题,着力打造群众满意的服务机关。
创设“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载体。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创设以“提质、提速、提效”作为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活动载体,以便成为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认识、重点工作、统一行动。“提质”就是将质量作为水利工程、办理事情的生命线,作为评价水利工作的重要指标。“提速”就是大力推行首问负责制,承诺办结时间,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工作任务。“提效”就是提高水利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群众的受益范围,提升绩效评价的考核分数。通过创新设立活动载体,注入专项整治活力,激发干部职工参与激情。
营造“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氛围。制发专项整治方案,召开干部职工会,将专项整治目的意义、方法步骤、适用群体、后期运用等方面情况一一讲清,提升干部职工知晓率。通过印发宣传单、制作宣传标语,利用电子显示屏、短信、微信等渠道,向干部职工宣讲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扩大社会知晓度,激发参与热情。在舆论宣传、思想教育工作中,既注重正面典型的引领作用,又注重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大力宣传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事例和人物,推介好的做法和经验,同时敢于曝光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通过明察暗访、突击检查、跟踪督查、重点回访等方式,及时发现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提出建议,严格限期整改,给那些在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少数干部以震慑,由此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硬化“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举措。对发现的问题线索,由水务局纪委组成工作组及时调查处理,并建立问题线索快查快办制度,对出现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又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成立督办检查组,对职能科室部门做到“六查六看”:查工作状态,看是否尽职尽责;查部门形象,看是否热情周到;查审批事项,看是否环节最优时限最少;查工作效率,看是否便捷高效;查责任落实,看是否忠诚履责;查廉洁从政,看是否依法行政等。在公布举报电话的同时,还启动了问责机制。将专项整治成效与评优评先、目标绩效考核考评挂钩,对综合评议靠后的科室及人员,在全局通报批评,对科室主要负责人实施诫勉谈话,扣减年度目标考核奖和绩效工资,取消年度评先评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