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都记不清一年会接受多少次检查,明面上有信访维稳、防汛抗旱、森林防火、脱贫攻坚、疫情排查、村级账务公开等,背地里还有各级的暗访、督查和年终考核,常常出现这拨人还没走,下一拨又来了,可以说我们是苦不堪言。”营山县黄渡镇将军村支部书记杨荣华感慨的说道。
2018年来,营山县纪委针对监督部门多力量分布散、监督频次多实际效果差、检查痕迹多深入一线少、查看资料多实际走访少的突出问题,整合力量组建18个下访督导组,改变监督检查方式方法,出台“五督导工作机制”,在具体操作上坚持“分组灵活机动、内容动态调整、监督一竿子到底”,避免“多头检查”“重复督导”“扰动基层”,真正实现为基层松绑减负。
该机制从监督检查总量频次、方式方法、工作效能、监督问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对擅自开展监督检查考核的,或以调研指导名义变相开展督查检查考核的,或不按计划开展的,将严肃对监督检查者进行问责,切实从频次上进行限定,从程序上进行规范,从制度上进行监管,确保督在关键、查在要害、考在实处。
“随着这些暗访、督导、检查、痕迹管理的精简,我每个月都可以把全镇的贫困户走个遍,只要我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了事,我的心里就是踏实的,我再也不会担心这个资料不齐,那个台账没做被追责了,营山县黄渡镇副镇长蔡振良在查看将军村新修的产业路时说道。”
“过去检查,查阅资料多、翻看台账多、痕迹检查多、听取汇报多,各级干部常常加班加点写记录、整台账、配照片,许多绣花的功夫用在了填表格、统数据上。现在我们多看现场,多见具体事,多听群众说,以群众的满意度为导向,实现一次综合会诊把脉,把‘散光灯’变‘聚光灯’,让工作落实好的“实干家”安心踏实工作,让工作落实差的“花架子”亮相出丑,红脸出汗,真正发挥监督检查的作用和威力,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营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何鹏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