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科幻小说很有意思,讲的是若干年后科考队员发现一个我们这个时代被冰冻起来的人,在未来的世界中苏醒。未来世界的人为了定义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就问了这个人许多问题。首先问到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一天在干什么,那个人回答说混文凭。未来世界的人就问什么是文凭,那个人就回答文凭是一种特殊的纸。又问混到文凭之后干什么,那个人回答挣钱。未来世界的人又问钱是什么,那个人回答是一种特殊的纸。最后问了许多问题,我们这个时代所努力的结果都是为了不同的纸而奋斗的,比如房产证、股票、任命文件等等,都是特殊的纸。所以,未来世界的人把我们这个时代定义为“纸器时代”。
看似一个笑话的故事说明,我们这个时代,财富也就是钱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获取财富的途径却是多种多样。有的人辛勤劳作,靠体力挣钱;有的人绘制蓝图,靠脑力挣钱。但有些人就是偷鸡摸狗、强取豪夺、贪污受贿获得财富。这么多途径当中,选择一种合适的、健康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我们身在“纸器时代”,挣钱或许是我们生活的宿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古语似乎在揭示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在道德的范围中获取财富,可能才是我们应该的选择。《道德经》中在几千年前就谈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占有欲和淡泊观在此处泾渭分明,老子对物的追求表达出了一种淡泊,只求满足生存的生理需求而不去追求额外的其他享受,可能这才是近“道”的。
那么,贪污腐败和清正廉洁哪个是我们的取舍?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有很多鲜活的例子都给我们敲响警钟,有些贪官收受大量现金却不敢使用,导致整日惶惶不可终日,最后东窗事发,却显得一身轻松。所以,清廉不仅仅是我们的职业操守,更是我们的生活态度。我们要有健康的生活,就必须要有清廉的情操。
有人会认为,清廉可能只是政府官员或机关干部的事情,因为这些人群是贪污腐败的重点,貌似和我们普通人没有多大关联。这是很片面的,原因有二:一是政府官员只是社会之中很少的一部分人,但也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是所有人都做到清正廉洁,不营造腐败的土壤,不制造糖衣炮弹,腐败现象可能有较大程度下滑。二是家庭、公司、个人都要以清廉的态度面对我们这个时代,有正确的财富意识。如果一个公司的采购老是吃回扣,这个公司将会垮掉;如果一个家庭成员只顾自己所得,不奉献,这个家庭将不会和睦;如果一个人没有放弃的勇气,只有贪婪的本性,这个人将很难在社会立足。因此,清廉作为一种接近“道”的生活态度,是值得我们重视和追寻的。
当然,我做为一名公务员,做到清廉是我必须遵守的,而清廉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我人生中必须恪守的。有一个健康的道德和理想的追求,对于寻找人生正确的价值是很有帮助和必要的。孟母三迁,就是为了为孟子寻找读书的净土。要选择一个清廉的心态,抵御外界各种刺激。央视主持人王志曾经主持《面对面》栏目,他在接受记者关于面对金钱问题的提问时说到:“面对金钱,我动心,但是我更动脑子。”我们是人,可能难以避免金钱摆在面前的诱惑,但是要是坚持了清廉这样的生活方式,可能就不致于走上腐化堕落的错路。“一失足成千古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如今看来,这些都是血淋淋的经验和教训。
《水浒传》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武大郎和潘金莲的邻居为开银铺的姚二郎姚文卿、开纸马桶铺的赵四郎赵仲铭、卖冷酒店的胡正卿、卖面食的张公(《水浒传》第二十五回)。武松在准备收拾潘金莲时就请了这四个人来做见证,其实这之中暗含了一个潘金莲所居住的环境——酒、色、财、气。有卖酒的,纸马桶铺就是卖给亡人的假人的店,也就是色,开银铺的姚二郎表示财,卖面食的面是热的要冒气,表示气。这不是巧合,而是作者故意这样安排的邻居,表明了潘金莲所一生追求的理想就是“酒色财气”。她所追求的生活态度就是纸醉金迷,这和我们许多落马的官员有同样的追求。烟草局长的“香艳日记”、房管局长的天价名烟、“我爸是李刚”等事件都给我们反应出了这样的信息。一个没有道德追求的人生只能是浑浑噩噩,最终将走向惨淡的下场。
但是,这些都是自己选的,所有的果必有其因。自己就是最大的原因。历史上那些被传诵的名字,包拯、范仲淹、狄仁杰、海瑞、于成龙……都是选择了一种清廉的人生而得到人民的纪念和历史的选择。孝、廉几乎成了历史上一段时期对官员选拔的要求,国家对廉吏的重视程度达到了空前。陶渊明在弃官之后,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理想生活,这样的生活方式引起我们忙碌的现代人无限的羡慕嫉妒恨,而陶渊明本身可能也因此受益,无丝竹乱耳。可见,清廉不仅仅深受群众拥护,还受历史选择,更有益自己健康成长。清廉的生活态度,犹如给自己的未来和人生种下了善果,终有一天将看到满树菩提。
当然也有侥幸心理的人,躲在黑夜的大地上窃喜。对于做了错事,正在走上贪腐堕落的不归路的一些人来说,他们尚未意识到这已经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贪婪是一个黑洞,将吞噬每一个深入其中的人的良心和正见,最后在黑暗中迷失自我。每个走上这条道路的人都将受到惩罚,我认为世界是公平的,也是正义的。与之背道而驰的行为,终将走向深渊。有些深渊是身处囹圄,有些是妻离子散,有些是破壁残垣,但最可怕的是,他的人格已经丧失,如行尸走肉般活在苍茫的大地。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幸福的活着已经是一个多少人不可企及的梦想,人生的道路上多少陷阱,一旦陷入迷茫的沼泽,那可就真的是“白驹过隙”、“人生不过如此”了。其实,有些结局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这是针对一个国家来说的精神和道德,这是多么浅显的道理。中国从孔子那个时代就开始要克己复礼,到孙中山提出大同社会的构想,再到我们今天要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清廉应该是我们一直要追寻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清廉于国,可实现伟大复兴;清廉于公,可路不拾遗;清廉于家,可和睦齐家;清廉于己,可充沛而自由。清廉是所有美德的根源,它理应成为我们的生活态度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