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廉洁?古语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廉洁就是公正不贪污,清白无污。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廉洁,廉洁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还是一种价值尺度。
这个是《左传》中的故事: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子罕是春秋时期宋国的贤臣。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美玉,把它献给了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拿给玉工看过了,玉工认为它是宝物,所以我才敢进献给您呀!”子罕说:“我把不贪婪当作宝物,你把美玉当作宝物。如果把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两个人都丧失了宝物,不如各人保有自己的宝物吧。”献玉的人叩头,然后对子罕说:“小人怀中藏着宝玉,到哪里都不安全,还是把它送给您吧。这样就可以免于被人谋财害命了。”于是子罕就把美玉放在自己住的地方,让玉工雕琢它,然后又卖了出去,把钱给了献玉的人,让他成了富翁,然后送他回家去了。
从古至今,如子罕般的廉洁为官者大有人在:我们敬佩有着“一钱太守”美誉的东汉会稽太守刘宠,在他任会稽太守期间,“除苛政,禁非法,郡中大治,人赍百钱以送宠,宠不能辞,遂各选一钱受之。”,他是我国历史上以廉洁勤政著称的清官;我们敬重“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的于谦,是因为他做官以刚正不阿而著称于世,是因为他从不营私舞弊、同流合污,杜绝佞臣;我们也敬仰“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廉洁奉公的楷模又岂只有这些!远的不说,就是在营山,也有着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他身患癌症,做过大手术17次,骑着自行车访贫问苦,始终坚持在第一线;还有着受到国家计生委表彰的优秀计生干部——城南镇计生办主任颜希远,他两年穿烂8双鞋,用双脚丈量出了计生干部与群众心与心的距离。他们的精神时时激励着营山计生工作者前行。
当“子罕辞玉”成为千百年来的美谈之时,也给我们营山计生工作者带来了众多的廉洁感人的故事。从主动上交超生对象户给予的礼金、礼物,到不厌其烦地谢绝超生对象户的宴请;从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办实事,到结对帮扶的慷慨解囊;从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到忠诚为计生事业奉献青春年华,我们计生工作者以先辈楷模为榜样,深深感悟着“干净做人、踏实办事”的清廉本色,众多优秀的计生工作者以清廉为本,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同时,矢志不渝地维护着廉洁奉公的光辉形象。
历史和现实都反复证明:清廉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古代名言亦有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所以,“公生明,廉生威”。
腐败是每个国家都有的问题,也是每个历史时期都存在的问题,论其原因,缺的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缺的是坦坦荡荡,浩然正气;缺的是廉、是耻。“倡廉不在位高低,反腐莫论事大小”,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工作人员,都应禁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稳得住心神,经得起考验。从轰动全国的贪腐要案的主角成克杰、胡长清、陈良宇、刘志军等;到网络上的“天价烟局长”周久耕、 “时尚贪官”丁萌、“房叔”蔡彬等,无一不是从普通工作人员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他们在之前的工作中也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也并非一开始就大奸大恶。而是在随着权力的增大,反而丧失了一个党员干部的党性原则,背弃了党的宗旨,走上了贪污腐败的道路。
改革开放之后,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部分官员价值观念转变,经受不起权钱色的诱惑,导致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腐败问题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群众的利益,破坏了党的形象。针对这种现象,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确立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将反腐倡廉工作提升到一个更为显著的地位。
如何才能抵制住诱惑,保持住党性?要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已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
一是要筑牢理想信念。要强化廉政学习,既要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从而筑牢信念大厦的根基;另一方面,还要学习孔繁森、文建明等先进人物的事迹,用他们的感人事迹不断鞭策自己,查找差距,提高觉悟。
二是必须加强自我约束意识。“勤生明、廉生威”的道理谁都懂;个人的廉洁主要来自自律,而作为一个单位就要以制度来从严要求,从严规范,从严监督,从严查处来规范和强化自律行为。通过不断的廉正学习教育,未雨绸缪,形成“不去为”的教育机制;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形成“不能为” 的防范机制;培养廉洁为荣、腐败为耻的风气和氛围,形成“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形成“不敢为”的惩戒机制。
三要加强警示教育。俗话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多行不义必自毙”。走上“断头台”的贪官污吏刘青山、成克杰、胡长清之流是罪有应得、自取灭亡;走进“高墙铁窗”的陈希同、陈良宇、李纪周、邱晓华之流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奉劝那些已经“揣错钱”的领导干部,应从“狄仁杰退礼”的故事中受到启发,迅速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希望没有收取“不义之财”的领导干部,应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一名党和人民放心的清官、廉官、好官。提高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公生明,廉生威”。明亦可生公,威亦可生廉。唯有这样,才能做 “淡泊名利,清风拂袖身自正;曲直分明,正气在胸威自生”。守住廉洁信念,才能守住党员的灵魂;守住廉洁信念,才能筑牢防腐的堤坝;守住廉洁信念,才能无愧人民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