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县在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过程中,紧紧围绕建设川东北宜居宜业中等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经济强县目标,按照“打造一大枢纽、加快两化互动、建设三大基地”的战略重点,大力实施交通优先发展、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强力推进产业突破发展,努力建设美丽营山、枢纽营山、实力营山、幸福营山。
推进交通优先发展
加快建设枢纽营山
七月流火。踏访营山,但见多个交通施工工地上,近千名建设大军正在骄阳下挥汗如雨:在巴南广高速营山段望龙枢纽互通建设现场,工人师傅正在一根根墩柱之 间安装扣管支架,一条“空中大道”雏形显现;南大梁高速公路营山至南充段,路面施工如火如荼,交通安全设施及绿化等工程正交叉施工;县城南向进出口快速通 道施工场地上,挖掘机、推土机来回奔忙,把工业集中区的
据营山县交通运输局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为保证南大 梁高速公路营山至南充段如期通车,施工企业倒排工期,开足马力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92%;巴南广高速公路营山段目前已完成了放线、埋桩、林木青苗补 偿、征地等前期工作。营达、营仪高速公路已通过立项评审,进入环评阶段,这两条高速公路为BOT项目,已面向全国招商。南大梁东、西连接线以及火车站改造 工程正加紧建设。
“营山发展最大的短板制约在交通,改变落后最大的后发优势也在交通。”据营山县交通运输局一位负责人介绍,县委、县政府把2013年确定为交通建设攻坚年,拟投资6亿元,实施“16项重点工程”,加快形成连接东西、策应南北、城乡一体化的川东北交通次枢纽。
今年营山将启动实施省道204线过境营山绕城改线项目,年内将实施西干道二段至工业园区、垮拱桥至第二净水厂共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加快建设美丽营山
一排排漂亮的川北民居错落有致、一条条崭新的柏油路四通八达,健身器材、诊所、超市、活动室、幼儿园一样都不少,这是记者
玉帝新村综合体占地106亩,建设农房126户。截至目前,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已全部竣工,农房、公共服务中心、健身广场等建设全面完成,旅游标牌、门牌等全部安装完毕。
“住的是二层小洋楼,家具家电样样有。”面对记者采访,今年6月刚搬进新家的88岁寇素清老人笑得合不拢嘴:“现在走出家门就能健身,车辆直接开到新村门口,我们农村也和城里一个样了!”
玉帝新村的变化,仅是营山县强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缩影。该县完成12个中心乡镇、20个新农村综合体和6个新村聚居点规划编制,着力培育骆市、回 龙、小桥、消水、新店等具有县域片区发展带动力的重点集镇,构建“一带两轴五点”的城乡空间体系。实施城郊接合部新农村改造,加快东升玉帝村、朗池狮子 村、城南兴隆村等新农村综合体和一批新村聚居点建设。
该县还以生态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启动建设高速公路、干线公 路、铁路森林通道和中小河流、水库生态屏障,建设回龙、渌井等重点乡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实施幸福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工程,打造天蓝、水净、地绿的美丽家 园。强力推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整治车辆乱停、摊点乱摆、噪音扰民等城市顽疾,打造清爽的城市环境。严格城乡建设管理,坚决打击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等行 为。
推进产业突破发展
加快建设实力营山
立足市委提出的打造川东北投资首选地的战略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营山紧紧围绕“宜居宜业幸福营山”活动主题,以作风建设、效能建设为抓手,着力优化软环境,推进产业突破发展。
该县出台了《机关行政效能和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责任追究办法》等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39个行政审批部门587项行政审批项目,归并23个部门行政许可职能,简化了行政审批程序,健全了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大力开展“以治庸提能、治懒提效、治散提神、治软提劲、治奢提廉”为主要内容的“五治问责”专项活动。采取乡镇分片区、部门分系统,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 式,对重要时段、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进行重点监督。健全监督体系,设立举报电话和曝光台,及时曝光违纪违规行为,9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工作人员 受到严肃处理。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良好的投资软环境演变为发展的硬实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不断提升。62个重点项目全面推进,天津亿联、泰合尚渡现代商贸城等项目已开工建设。
营山县正努力把日益形成的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目前,已启动第二工业园区和城南物流园区建设,三星工业集中区拓展到3.8平方公里,入园规模工业企 业26家,解决就业岗位1000多个。开设“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等28个,建成覆盖城南、济川等6个乡镇的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全省最大 的茶盘龙兴高密度肉猪养殖场、川东北最大的营渔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实现11650名农民家门口就业。
营山县委书记鲜俊才表示,下半年,全县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各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在实施项目攻坚、推动经济提速上加压鼓劲,在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幸福指数上不断给力,努力开创川东北宜居宜业中等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经济强县建设新局面。